张诚在2018首届徐霞客文化旅游大会上接受专访
-
- 张诚
张诚:农业和旅游业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两大机遇!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面临两大机遇: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性机遇,旅游消费升级的市场性机遇。城乡融合、资源重构、产业培育、社区共建、在地创生的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模式选择 !——张诚
各位领导、同行、朋友们,刚才看到的宣传片徐霞客去过200多个地方,我也喜欢到处走,我就从我走过的一个地方这样一张照片讲起,在浙江桐庐的一个村子里面,我拍了这张照片,这是去年拍的,写的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什么地方,后面看不清楚了,我发的朋友圈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哪儿,后面很多人回复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计划生育,也有说根本出路在少生孩子多种树,写了很多。
那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哪儿呢?毛主席1959年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效率,今天我们都在谈乡村地区怎么发展,农业怎么发展,我们就在想农业这个领域里面效率如何能够提升呢?农村地区从大的范围、全国范围里面讲,我个人认为只有两个产业:农业和旅游业。
我们都知道今天农业的GDP的总产值仅仅占我们全国GDP总产值的不到8%,但是我们要养活至少25%以上的人,靠这8%的产值要养活那么多的人,甚至要养活40%多的人,城镇化之外的还有46%的人。
所以,光是农业让农村地区富裕是不够的,农村地区必须要找更高频的产业,这就要说到旅游业,因此,在大范围里面讲,在农村地区的产业只有两个,农业和旅游业,再结合农村如果要成为美好的理想的人居生活环境,我们写了一条公式叫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
在这样一个模型里面跟今天我们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我们如何和城乡之间形成互动,我们这张图是2013年画的一张图,我们试图尝试这个领域里面多层次的联合,就跟三农之间的联合,跟集体组织之间资产性的合作,有一种民营保底式的合作,也有搭建平台之后的乡村创业,当然也有从农民变成职业农民的一系列的安排。今天这张图已经在很多城市,很多项目里面,很多县镇,以及示范性的项目里面都已经成为现实了。
在乡村这个地区里面,我们不能就人论人,甚至不能就农村论农村,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在这个领域里面把旅游产业植入到小城镇和乡村和社会里面,这是对谁都没有绑定的,而且他是今天在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本来基础就薄弱,我们可以更多的负责给他们多的投资,乡村地区有可能被利用的一些资源是可以对接今天富裕起来的消费者。他们要去消费乡愁,他们要去体验文化,他们要在文化上面一种文化消费品的寄托,可以在这个领域里面找到的,所以在市场的承接地方面可以,这个领域里面从业是以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你的核心抓手,所以第一企业有可能阶段性的能够参与,十年以后这个领域也许不需要企业。第二企业的参与最好的切入点是文化旅游产业。
具体每一个产业,具体怎么来做呢,我们像徐霞客那样,我们发现,但是今天我们除了发现以外,我们要把产业呈现出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才能让所有的参与者、政府、集体、村民,还有企业、消费者都能够连接,需要具体的内容和产品,我们把它称之为业态,真正这个领域里面有哪些业态和产品是可以在这个历史阶段,这样的商业模式,这样的企业可以去做的,在农业这个领域里面这也是我们个人的观点,最终这个区域是有这么多的社会活动组成的。
我们第一个项目就是在徐霞客的故乡,我本人是江苏人,也比较喜欢苏南地区,就来到徐霞客的故乡无锡,到了无锡阳山镇,到这个镇里面,我们说我们开展一个实践,叫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模式,只有在这个地方,我在全国大约签了四五个项目,只有这一个项目真正的往下推进,那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水蜜桃的产业基地,生产驰名商标阳山水蜜桃的地方,农业基础非常好,我们开始了实践。
2014年这个项目第一期开业了,我们做的比较好看,我们也比较会宣传,当时苏南地区正在找新型城镇化的新样板替代过去的乡镇工业带动下的模式,在一次考察当中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重视,取得了一定的小名望,这种模式也受到了市场上的关注,简单过一下,有老村庄的改造,有度假村,有村民人和城镇人共营的文化市集,还有乡村书院,新建了田园大讲堂,举办了很多文化活动,文创产品店,还有儿童生态游乐园,这是我们早期的一张规划图,这张规划图虽然当时没有全域旅游的词,但是当时我们就把四个村所在整个辖区连同周围的道路和水系,和当地阳山镇已经建成的镇区和阳山的景区划在一张图上,统一一个出口和统一一个调动和运作的体系,现在看来这张图可以称之为全域旅游的规划图。
那么完成了第一期以后田园综合体这个模式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紧接着在阳山北区开始我们的实验,我们开辟了三千亩水蜜桃的种植园,占了总产区的15%,我们经常勉励自己,我们把阳山水蜜桃种成中国第一品牌的水蜜桃就好了。
所以我们再回我们一开始放的那张图,今天作为我们在谈的是文化与旅游,我们从徐霞客的足迹展开来,然后从我放这张照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哪儿谈起,谈到农业的背后是土地,土地的背后是人,人负责的是三农社会,三农社会需要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需要要素改革,要素改革需要的基础环境,所以如果再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哪儿,乡村振兴可操作的样本在哪儿,在今天徐霞客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在文化旅游这个产业给我们思考,给我们今天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之间可以找到很多的关联点。
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比较大的困难的时候,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去看看走过两百多个地方的霞客精神,我觉得也很自豪的是,来自于江南,我们企业有一个口号从2013就提出来了,叫做复兴田园,寻回初心,我想今天徐霞客的精神跟我们是一致的,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各位同行,谢谢!
(本文内容由张诚在2018首届中国徐霞客文化旅游大会中的演讲整理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