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

“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锐峰叠嶂,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徐霞客《游雁宕山记》   

来到雁荡山,不少人会注意到位于灵岩景区双珠谷口的徐霞客塑像,可是有谁清楚这背后的故事呢?徐霞客曾经三次游览雁荡山,留下了7000多字的游记,如果说江阴故乡是徐霞客的精神寄托,那雁荡山是徐霞客一生最牵挂的地方之一。更有甚者,徐霞客在这里差点命丧黄泉,那么究竟是什么一直吸引着他一而再再而三,不顾生命危险探寻呢?

 
 
  •  
  •  
  •  

01 首游匆匆

 

《徐霞客游记》开篇记载,公元1613年农历3月的最后一天,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出西门,开始游天台山和雁宕山。雁荡山因雁湖而得名,自小博览史籍和古今图经地志的徐霞客,自然熟知这一渊源,因此在第一次游雁荡山时,他就怀有登上雁湖的目的。

 

然而由于对雁荡山地势不熟悉,徐霞客和家仆在攀爬悬崖的时候险些丧命:徐霞客攀岩所用的绳子被岩石磨断,多亏了脚下的一个平台,他才得以保全性命。

 

神秘的雁湖

 

02 二游成疑

 

据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后》记载:“(三月)二十日抵天台县。至四月十六日自雁宕返”。可见徐霞客曾于崇祯5年(1632)农历321日至415日第二次游雁荡山,不过这次游历没有日记留下。

 

03 三游探源

 

据徐霞客的《游雁宕山日记后》记载,他在农历428日至58日第三次游雁宕山的游记。

为何徐霞客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来到雁荡山呢?原来徐霞客于321日至415日游过雁宕山,未到顶峰。当友人陈函辉问到他是否到过顶峰时,他无言以对。可能是这一问激发了他,徐霞客“听而色动”,于是决定去一探究竟。

 

第二天一大早徐霞客即来到陈函辉床前告别:“予且再往,归当语卿。”过了十来天,徐霞客果然来见陈函辉,详细谈及雁山绝顶的情形。这一次,徐霞客在雁荡山历时11天,这次他终于攀上了雁湖之巅,在绝顶之南和常云峰之北的夹坞之中,看清了大龙湫瀑布从卷崖中倾泻而下。后来,他又冒险攀上了小龙湫背,在雁顶东南的铁板、屏霞二嶂的绝壑之中,探明了小龙湫的真正源头。

 

从而证明了《雁荡山志》、《大明一统志》所说“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的谬误。当徐霞客回到临海告别陈函辉时,陈函辉十分感动,曾赋诗送别:“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雁荡山传说故事

 

相传很早以前,雁荡山下有个玉贞因父母早亡,六岁时就给花老财当牧童。每日天光早,玉贞牵牛上山;夜里月亮升得老高时,她才牵牛回来。和老牛朝夕相伴,同甘共苦。六月天,牛棚里蚊虫嗡嗡叫,牛甩甩尾巴为她赶蚊虫;十二月,北风呼呼雪花飘进屋,牛用身体为她挡风寒。一日日,一年年,玉贞与牛互相依靠着生活。玉贞出落得像朵芙蓉花,方圆几十进而的山民都讲她是仙姑下凡哩。  

 

花老财是个贪色鬼。他见玉贞生得这么漂亮,心生歹念。夜里,管家扶着花老财到了破牛棚,见玉贞躺在木板上睡觉,牛在边里为她赶蚊虫。两人齐动手,避开牛尾巴,捆了玉贞的手脚。老牛耸起两只锋利的角,戳着了他的眼睛,鲜血直流。旁边的打手们见老牛发了疯似的护着玉贞姑娘,他们都不敢进去。最后,管家气得叫人点火烧牛棚。花老财才逃出牛棚,被人扶到堂屋。 

 

老牛乘机背起玉贞,耸起双角,睁大眼朝凌霞山顶跑出去,打手们叫喊着围上来了。跑呀跑,跑到山岗头,没地方好跑了,老牛跪了下来,叫玉贞姑娘站在一只牛角上。对着她猛吹一口气,玉贞姑娘就乘着牛角飞上天去了。  最后,老牛变成了独只角的石犀牛。玉贞姑娘呢,飞呀飞,一直飞到了月宫里。月光夜,玉贞姑娘走出云屋,撒下银光,看望心爱的老犀牛。犀牛呢,也仰着头,在想念女主人哩! 

 
 
  •  
  •  
  •  

徐霞客三游雁荡,给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他通过实地踏勘而忠实记录下雁荡山地质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创地学研究新局面做出巨大贡献,为雁荡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远景拓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1996年,在雁荡徐霞客旅游文化活动暨学术交流会期间,由上海雕塑家陈道坦设计的徐霞客像竖立起来,该像耸立在灵岩景区双珠谷口,旁立徐霞客纪念碑。

 

 

——徐霞客《游雁宕山日记》  

 

 

2010年,温州市森林休闲协会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19日确定为“温州森林旅游日”,一年后,“中国旅游日”也设置在这一天。2011519日上午,在首个中国旅游日举办之际,雁荡山景区举行了霞客游欢迎仪式,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身着长衫、扮成徐霞客模样的导游带领下,从灵岩停车场出发,沿着徐霞客当年走过的足迹,游览天窗洞以及雁荡山的其他美景。

 

2018416日,温州市政协文史委组织了游客重走徐霞客的雁荡山线路,让每一个参与者用徐霞客的视觉,重新体验一番雁荡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体会400年前中国旅游家的精神风姿。温州市巧妙利用徐霞客这张名片,将徐霞客的人文效应和景区的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利用徐霞客旅游过程中留下的旅行技巧与科学养生方法,倡导雁荡山生态、低碳旅游方式。

 

 

今日雁荡山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雁荡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2017年雁荡山功能区112月累计接待游客784.16万人次,同比增长21.23%;门票收入累计1.35亿元,同比增长20.02%,旅游总收入累计77.09亿元,同比增长25.17%。 

 

雁荡山特色佳肴以食用海鲜为主,当地著名的八大名菜:鸡末香鱼、蛤蜊豆腐汤(在当地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蟠龙戏珠(以雁荡山的溪鳗为主料做成)等等,深受游人喜爱。香鱼、对虾、蝤蛑、泥蛤、牡蛎是当地盛产的水产。当地土特产有雁茗茶、雁荡山雪梨、石斛、香糕、冬米糖等。工艺品类有黄杨木雕、麻编、草编。

 

 
 
首页    霞客游线    雁荡山